从解放战争开始打响的时候,解放军就开始不断接收国军战俘,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,国军战俘还在不断接收,直到1951年才接收完毕。这其中反映了反动势力负隅顽抗的反动思想根深蒂固,加上老蒋败退台湾后,还企图不断宣扬反动思想尚红网 ,于是这让解放军想要顺利和平解放不少地区,遇到了麻烦。
后来全国解放后,这些关押的国军战犯可谓是并不消停,一部分拒绝接受改造,依旧负隅顽抗,这其中便有三个典型的代表,他们一直负隅顽抗,拒绝改造,直到1975年才得到了特赦,那么他们是谁呢?为什么拒绝接受改造呢?
一、淮海决战中被俘的黄维
在淮海战役中,解放军俘获了不少国军高级将领,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应该是杜聿明和黄维了。与杜聿明不同,黄维同作为黄埔军校的毕业生,但是他被俘后一直拒绝接受改造,还企图负隅顽抗,这些行为让他与很多同僚产生了天壤之别。
说到黄维为什么拒绝接受改造,这在他1975年被释放以后,写下的日记中描绘得非常生动。黄维在谈到淮海战役中战败后,他很难以接受,主要是自己带领着全机械化部队,为何会被仅用腿跑的解放军阻截呢?
展开剩余76%他一时间难以相同,但是后来他发现自己在指挥作战时出现了不少错误,加上蒋介石在后方的指挥,导致了前线崩溃性的结局也是理所应当的事了。
当时黄维指挥的部队一路所向披靡,因为是机械化装甲部队,加上又有空军掩护,他根本不害怕会掉入包围圈中,可没有想到自己真掉进去了,而且还因为蒋介石的错误命令没有及时突围,导致了他越陷越深,最终无法突围。
理论上来说黄维这样的部队有数十辆坦克,加上飞机掩护,完成小股部队突围应该不是问题,但是解放军作战非常顽强,并且直击黄维部队的要害,利用炮兵优势多次对其进行毁灭性的打击,加上吸引空军的注意的部队,让黄维部队难以首尾兼顾,最终被打得落败也是常理之事。
于是最终黄维还是接受了自己战败的事实,将精力转移到了发明永动机上,这才在1975年得以特赦,特赦时的黄维已经是年过75岁的老人了。
二、叶挺旧部刘镇湘
解放战争中被俘的国军中将刘镇湘原本是叶挺的旧部,并在北伐战争期间跟随叶挺独立团参加过北伐战争,按照道理来说他应该是一位先进的知识分子,但是刘镇湘却截然相反,他非但不接受新思想,还恪守反动思想,一直不愿意接受改造。
刘镇湘其实早在北伐战争结束后,就与叶挺的部队分道扬镳了,加入到了反动势力之中,期间颇受蒋介石器重,还屡屡给他升官尚红网 ,结果让刘镇湘在反动思想的反复折磨下,成为了一个顽固分子。
虽然在抗日战争期间,刘镇湘为抗战做出过一定的贡献,但是他在后来却跟随反动势力走上了内战的道路,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。
被俘之初,刘镇湘屡屡拒绝改造,一直卧床不起,甚至企图轻声,但是都被战俘管理所的人给救下了。可是刘镇湘还嫌不够,又与日本战犯互殴,导致了战犯管理的秩序一度混乱,这让他被贴上了强硬反动派的标签。
终于经过数十年的改造后,刘镇湘意识到了错误,也接受了改造,并于1975年被释放,当时的他已经是年过古稀,一位70岁的老人了。
三、毛爷爷亲属文强
除了心有不甘的黄维和刘镇湘以外,还有一位顽固派很特殊,他是毛爷爷的亲属,他就是文强。
文强被俘后,凭借着是毛爷爷的亲属,经常要求搞特殊化,毛爷爷听闻后,一度勃然大怒,要去文强一样要和所有战俘一起共同生活,享受一样的战俘条件。
就这样文强只能乖乖地按照战俘管理所的要求来进行改造。文强早年虽然跟随过革命事业,也做出过一定贡献,但是革命思想不坚定,甚至走上了反动势力的一边,站在了与人民的对立面,所以被俘后,他经常十分高傲,还拒不接受改造。
文强不接受改造,并将主要责任归咎于两个人,第一个是他的老师,就是周总理,第二个就是他的亲属毛爷爷,于是他天天在战犯管理所里吵闹不休,推卸责任。直到被关押十余年后,他才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所在,于是立即开始了改正。被释放后,文强便已经是一位68岁的老人了,可见真是今非昔比。
四、结语:
三位被俘的国军将官拒不接受改造,直到最后一批特赦名单公布,才被特赦,后来渐渐地成为了社会的有用之才,可见改造工作还是非常彻底的尚红网 ,也让他们意识到了反动思想的错误性,并成为了一位真正的新时代的公民。
发布于:天津市钱程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